东山岛演习资料照片汇编

前言

总指挥宋忠贤和第一副总指挥康烈功

演习指挥部里康烈功在思考

演习指挥部首长在井冈山号登陆舰上合影

演习指挥部成员在井冈山号登陆舰上合影

海军编队各级指挥员合影

演习中的康烈功

登陆演习航渡中的护航猎潜艇右编队

登陆演习航渡中的护航猎潜艇左编队

航渡中井冈山号登陆舰坦克舱里战友情深

演习中舰炮轰击岸上目标

坦克正在登录

火炮正在登录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坦克正在驶出井冈山号登陆舰

刚刚登陆滩头的坦克

火炮和牵引车驶出坦克登陆舰

演习中冲滩后的登陆艇编队

演习结束指挥部首长和成员合影

海军登陆编队总结授奖大会

政委康烈功给立功干部战士颁奖

本文作者方海在演习中(持望远镜者)

    谨以此文纪念皮定均将军和我的父亲康烈功将军。

四十年前,一九七六年5月15日至7月24日,人民解放军在福建省的东山岛地区举行了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实兵实弹演习,我有幸跟随父亲参加了这场演习。特撰写此文回顾。

1 .换将

1976年7月24日在福建省东山岛地区举行了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实兵实弹演习。它是我军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演习。演习场设在福建省和广东省交界的东山岛地区诏安县大埕湾。海军的指挥所设在东山島。简称东山岛演习 。原定由陆军三十一军的军长宋忠贤为演习总指挥,海军福建基地司令员张先军为演习第一副总指挥,福州军区空军蒋亭副司令员为演习第二副总指挥 。

5月的一个周末,父亲带我去军区梅峰宾馆1 0楼会议室去看电影 。到了梅峰宾馆,我和父亲刚出1 0楼电梯,正碰上皮定均司令员带着东海舰队司令员马龙在等电梯下楼。未等父亲说话,皮司令劈头一句:康烈功,张先军不请假跑了,东山岛演习你来指挥。父亲听了不好表态,用眼睛望着马龙。马龙赶紧替张先军解释:跟我请假了 。皮司令又一句话顶回去:我们军区不知道!说完,就怒气冲冲的进电梯了,马龙也赶紧跟着走了。原来,张先军说是到上海检查身体去了 。估计军区有事找他才发现他不在位。张先军听到风声赶紧从上海跑回来。尽管舰队保他,那也不行。皮司令说一不二,上报军委。没多久命令下来,撤换张先军,改由康烈功接任演习第一副总指挥职务,指挥演习。就这样父亲再次以政委之职搞起军事来 。

2.皮定均殉职

1976年是农历丙辰年,这一年多灾多难。年初周总理去世,7月初朱老总又去世。本来皮司令要去北京参加朱老总追悼会。假如他不要那么敬业,假如他稍微怠懈一点就可能躲过这场灾难了。可是,皮司令哪是这样的人?临行之前,他要再去演习训练现场看预演。不想就出事了。七月七日,出事当天,皮司令从福州乘飞机到漳州,再换乘直升机到演习场(父亲他们是在诏安迎候) 。父亲说,本来20分钟就到,结果40分钟还没到,心里就直犯嘀咕。飞机失踪了!赶紧找。后来有老百姓报告看到山上有火光。这山就是灶山,海拔586米。据说福空的蒋亭副司令员当时是一边爬山一边哭(一年后蒋亭因心脏病去世)。飞机不是福州军区的,是武汉军区来演习的米8。一方面地形不熟,一方面导航设备落后。浓雾下,飞机可能想迫降,不想被一棵大树给挂翻了 。很可惜,旁边就是一块平坦的地瓜地。机上的人无一生还。除了皮司令,还有他的大儿子皮国宏,正好从南昌步校回来要求去看。还有一个军区门诊部的保健护士。同机的还有空八军的李副军长 。 李副军长在这次演习中已经遇险一次,他亲自带部队训练,遇到大雾,他乘坐的直升机就迫降在公路上。在漳州机场,下面报告说气象不好不能飞。但皮司令问:打起仗来遇到气象不好就不飞了吗? 无人敢答。这时,李副军长说,我陪首长飞。从而酿成悲剧。后来杨成武来调查事故,没有过多的追究下面的责任,讲要尊重科学接受教训等等。我认为皮司令他不是飞行专家,对飞行安全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这需要下级敢于坚持原则进行坚决的阻止并讲明厉害关系 。 皮司令这样的战将会认识到错误改变决心的。结果,下级却放弃原则的迎合首长,虽然自己也搭上了,但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不过我必须说,李副军长也是好样的,军事行动本身就是高风险的行动,有这样的军长,打仗的时候他才可能作出敌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夺取胜利 。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福建到处都是大山,如果坐汽车,一天也跑不了一个地方。所以皮司令喜欢上了空中吉普—直升机 。 你能想象吗? 一个大军区司令坐着直升机一个上午跑连江、宁德飞鸾 (当时海军福建基地驻地,并专门为皮司令修建了直升机场) 、福安三个地方的陆海军首脑机关。你到地图上量量,看看这三个地方有多远?就是现在你要连起来跑也不容易 。所以,皮司令坐着直升机到处跑下部队,不是蛮干不讲科学, 他是迫于福建的地形,为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为了高效率的工作。他有先进的军事思想,只可惜我军技术装备落后,不能保证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安全 。 他到海军福建基地视察,在直升机场听完汇报,仅20分钟飞机就升空了。这是父亲亲口告诉我的事。这样的大军区司令,谁人可比?皮司令为什么这样雷厉风行?他告诉父亲,有一次他动作慢了一点,差点就让敌人消灭了。所以一辈子都记住教训了,分秒必争绝不拖拉。有这样的大军区司令,在他的治下,谁敢怠懈?不论你是军长,师长,甚至是连长,大军区司令随时就可能出现在你眼前。而今,我军装备好了,但过去部队的好作风和传统不能丢!老一辈的能打仗的首长作风都是相像的,都是以身作则,做事认真,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的。他们都很重视部队的行管教育。我当兵时,听过传达军区政委的行管报告 。 真是讲到战士心里去了。韩先楚司令员,星期天坐车直接下到离福州七八十公里的85师连队抓“懒汉” 。 然后通知团长政委火速前来 。 这就是共产党当年的战将为什么仗打得好的原因 。首长勤勉,战时和训练时靠前指挥,爱兵如子等等。加上平时部队调教的好嘛!对于皮司令,危险和工作哪个重要?皮司令,他压根就不怕湿鞋!李副军长也是一样,飞机迫降了也不怕照样飞 。有这样的首长,才能带出能打仗的部队 。

皮司令殉职了,演习训练仍继续进行 。 陆军部队不表,海军舰艇每天都要出海演练 。父亲每天都要从东山岛海滩坐登陆艇换乘到停在海中的护卫舰上,然后指挥编队航渡到登陆场大埕湾再返回 。 一天十几个小时的演练。在来回换乘舰船时,他要和年轻的战士一 样“跳帮”,那年他也六十岁了,其辛苦和不易可想而知 。

皮司令这样严格要求部属,不仅没有引起不满,反而在军区部队享有崇高威望 。 皮司令殉职后,军区司政后机关干部战士全体佩戴黑纱,军旗下半旗 。 连家属小孩都自动的佩戴黑纱 。 可想皮司令的威望 。 平时皮司令看到家属小孩是非常和蕩可亲的 。 我那时看到这种情景就很感慨 :这福州部队就像是皮家军啊 。当然,福州部队是党的部队,皮司令威望高而已。

   3.康烈功受伤

皮司令殉职没多久,,父亲康烈功在出海演练中也差点殉职。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那天海上的风浪特别大,在换乘的时候,登陆艇在风浪中靠不上护卫舰 。 浪高时把登陆艇推到甲板相对护卫舰甲板高两米的波顶处,紧接着,登陆艇甲板又快速随着海浪沉到相对护卫舰甲板低两米的波谷处,上下落差四米 。 两船是一起上下晃,不停的碰撞,分开,再碰撞……发出声声巨响,激起的浪花把两边船舷上站着保护的干部战士的衣服全打湿了。在这种情况下,人要利用两船甲板齐平的瞬间快速跳过去 。 父亲毕竟年纪大了,步子慢了一点,他迈腿的瞬间,登陆艇的甲板已经沉下去了,父亲踏空,一下子就掉下去了。如果这时两船相撞,那正好把他一夹两节。还好这时两船是向外分开的 。紧接着两个船帮又一齐向内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两边负责保护的干部战士不顾一切的把父亲向上提了起来 。 父亲的命保住了,但是他左小腿还是被船帮刮了一个一尺多长的大口子,鲜血直流。我去的时候,父亲的腿用纱布包着,起身不太方便,一瘸一拐的,天天打针抗感染。父亲受伤立刻报到军区并上报,惊动了中央军委,直接询问康烈功的伤情 。 这场演习,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接连出事,皮司令,李副军长刚殉职,现在又差点添上康烈功。陆海空都全了。在一场演习里,高级将领接连出事是非常少见的 。 父亲和皮定均同为安徽省金寨县槐树湾乡人。这一次差一点就都牺牲了 。

4.  演习指挥部

父亲尽管受伤了,仍坚持继续指挥演习。海是出不了了,父亲就在指挥部他的宿舍里继续工作。不停的有人来请示工作。除了开会让我站到门外,其他时候我就在旁边听着,因为我也无处可去 。

指挥部在位于一个山凹里的小学校里,学校不大,房子全部被征用了,一共东、南、西三排房子,父亲的宿舍在向南那排房子的中间,我和他住一间,原来是警卫员的床,我来了让给我了。出了门右边西头的房子里是电台,二三十部电台,滴滴答答的日夜不停的响着,我不能靠近。门外每一间房子都有不同用途,我除了站门口哪里都不方便站 。 山凹的山上安装着巨大的雷达反射体,学校和山凹里布满了各种形式的天线,真是地地道道的前线作战指挥中心 。 四十年了,有几件我看到和听到的父亲工作的事我还难以忘怀。

有一天,几个管雷达的干部和父亲研究雷达训练的事,为了防止雷达频率被台湾捕获,我方雷达平时训练开机时不加高压。但现在演习如同打仗,怎么办?他们在讨论着。提了几个方案都不行,后来父亲说了一个方法,他们都贊成,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我当时也在琢磨,我在海军是搞无线电导航的。不过以我那时的水平我搞不懂这个牵扯到到电波反射的问题。后来我学了电子工程专业后,我回想这件事,感觉这个办法也不一定对。不论对错,我现在也不便讲明,免得惹麻烦。我当时挺佩服父亲的,他不是搞专业的,但能想出一个让专业人员认可的办法。

又有一次,一个年轻的作战参谋来请示汇报,讲完了还不走,父亲问怎么了?他没办法只好说了。原来刚才他汇报海空协同问题,父亲要他按空军的机型,架次,报一个飞机对地轰炸的方案,他不会。父亲一拍大腿:“我的大学生啊”!那参谋估计是因为文革的缘故在学校没学到什么就毕业了 。参谋弄了个大红脸。父亲也没再说他,指着地图教他做方案。父亲说,你根据我们(海军)的演习进度,到几点几分,太阳在哪个方位,你让飞机从太阳方向进入,按飞机的数量,投弹分几个批次,把间隔的时间算出来。明白了吗?参谋说,政委,明白了。高高兴兴的走了 。

正式演习的时间终于确定了 。这一天是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四日 。陆军大概是一个加强营的兵力。配属各种火炮,坦克19辆以上(井冈山号登陆舰上装了1 9辆,可能河字号登陆舰上还有坦克,记不清了。) 。空军有强击机强5对地俯冲轰炸,大型轰炸机轰5作水平轰炸(预演来了,正式演习时因气象问题临时取消) 。 直升机,伞兵的情况记不清了。海军有山字号登陆舰井冈山号,演习总指挥部就设在这里 。 另有河字号登陆舰一艘,护卫舰4艘,猎潜艇8 艘,再就是几十艘登陆艇,总共77艘舰艇。

7月23日下午四点多,演习总指挥部在东山岛海边滩头列队 。每个人都是军用挎包左肩右斜背着 。大约100来人站了三排 。 接受总部首长杨成武,梁必业检阅。两位首长前来给指挥部送行。三十一军宋忠贤军长站第一排第一名,父亲康烈功站他旁边第二名,第三名是福州空军吴元任副司令员 (皮司令出事后换他了) ,父亲的警卫员王仁成站第一排尾第二名,我是紧跟他的最后一名。

杨成武、梁必业简短讲话后,一声令下: 出发 。在三位首长带领下,指挥部队伍按口令右转,雄赳赳气昂昂的开始登船 。 两位总部首长和第一排的人一一握手告别,我也有幸是其中一人。随后,坦克装船,舰船起航,边走边编队,东山岛演习正式开始了。

5.海上航渡

推开航行计划图,这个海上编队显的颇为壮观或庞大。指挥舰井冈山号登陆舰居中,河字号登陆舰在其后,它们的前后左右四个角是4艘护卫舰,护卫舰外侧一边4艘猎潜艇成单纵队。再外侧就是登陆艇编队,在左右两侧各成双纵队航行 。 编队的航速并不快,因为要兼顾跑得慢的登陆艇。这样一个编队堪称大型海上舰队 。 站在船舷一侧看起来十分壮观。入夜各舰(艇)首尾的航行灯连成一线一直到水天相连的远方还不到尽头。

上了船我在父亲的舱室呆着,有时也出去看看。而父亲则忙着,一边要指挥,一边要陪好宋军长,吴副司令这些人 。 他们是海军的客人,而父亲则要尽地主之谊。父亲回舱室看了一眼,交代我注意一些事项。紧接着就有人进来请示:政委,下面怎么走?现在离大埕湾不远了。从东山岛到大埕湾距离很近,护卫舰跑两个小时就到了 。 即使是登陆艇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而演习是明天上午8点(时间可能记得不准确) ,总不能跑过去抛锚等着吧?父亲琢磨了一下,他的手掌在海图上向前一伸一缩:“这样,我们以台湾为目标,模拟登陆台湾,刺它(指台湾) 一下,到海峡中线返回。这样一来一回就要10个小时,天亮到大埕湾。注意防空”。父亲的指示简单明了 。那干部立刻执行去了。父亲笑着对我说,台湾方面现在一定很紧张,肯定紧盯着我们。但是我们最多到海峡中线,不致引起误会 。 又有人进来请示灯火管制问题。父亲说:“各舰按常规办。我们(指挥舰) 等演出完了再管制”。

编队按父亲的指示立刻向外海台湾方向急转了一个大弯。不知道此时台湾方面在雷达上看到会有多紧张? 这样一个庞大的登陆编队突然转弯向他们冲过来,他们一定搞不清企图,不敢掉以轻心不当回事 。 此时,远处的舰艇除了航行灯你看不到什么,但我们所在的指挥舰—井冈山号登陆舰警铃声大作,扩音器里传来指令声:防空警报 。 就听见战士急促的脚步声。我走出舱室看了一下,舰上的火炮均脱去炮衣,战士们在紧张的操练,口令声此起彼伏。非常认真。在船舷走廊尽头,一幅红布上别满了战士们、各支部的决心书和各种临战宣传口号。记不清内容了,看得挺激动人心的。我拉开通往坦克舱的水密门,机器的声浪扑面而来。共19辆坦克停在舱里,一幅大标语横挂在坦克舱上空:头可断,血可流,坚决把登陆兵送上岸! 还有向陆军老大哥学习一类的标语。临战政治动员搞得有声有色。你是兵,你就会因之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心中充满革命英雄主义!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满天星斗闪烁,北斗星明亮极了,挂在天上摇摇晃晃,显得距离很近,一伸手就能抓到似的。指挥舰上的慰问晩会开始了 。前甲板上灯火通明,东海舰队文工团海上小分队进行了精彩的慰问演出。都是短小精干的节目,掌声笑声不断。我在人群里,看到父亲和宋军长也不时的哈哈大笑。记不清细节了,有印象的就是漂亮的女文工团员的节目最受欢迎,一遍一遍谢不了幕,加演了好几个节目才算完 。水兵们和坦克兵们兴奋的嗷嗷叫,情绪高涨,士气得到极大的鼓舞 。

晩会很快结束了,指挥舰也开始了灯火管制。我不能待在父亲的舱室,因为那也是他的指挥所。战士给我找到一个通道里的床位,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随着波涛的晃动我昏昏的睡去。而父亲,可能这一夜都在工作。

6.登陆演习

三军登陆演习,海上部分是重头戏,由父亲负责指挥。宋军长要到登陆兵送上岸才开始指挥 。

天亮了,编队不知何时已到达大埕湾。我们指挥舰停泊在海湾中间 。我举起望远镜望去,一缕清雾淡淡的、低低的飘在演习场前的海面上。演习场滩头各种障碍密布,山头上布满了各种靶标、工事。在周围安全距离外,望远镜视距内的所有的山头上,密密麻麻站满了看演习的老百姓 。 一早整个闽南战区的交通全部管控了,演习场周围的公路全部不准通行,所有的路口都有全副武装的军警和民兵在站岗。

宋军长可能有些晕船,在驾驶室前的舰桥上,战士给他搬了一个沙发圈椅请他坐着。8 点,时间到。父亲问:老宋,时间到,开始吧? 宋军长坐着用双手向父亲摆摆:你来,你来 。 父亲笑着说:你是总指挥啊! 福空吴副司令员也一块打着趣 。 宋军长双手改作像作揖似的手势继续对着父亲摆:你来你来……笑声中,父亲不再客气,下令:开始 。

并不是马上万炮齐发。一艘护卫舰静静的从海湾左面开到右边,尾部拉着烟幕,一会,又一艘护卫舰也拉着烟幕开过来 。 然后先看到炮口的火光,然后又传来声音,开始声音有些沉闷,后来就越来越响。整个大埕湾各种舰炮炮声不停,烟雾弥漫。这时,我们指挥舰也突然发出巨大的炮声响,这不是舰炮在发射 。 而是舰载陆炮在轰鸣。这是首次陆炮上舰。一艘只有自卫能力的登陆舰立刻变成火力强大的炮舰。

强击机来了。迎着太阳,刺眼的阳光使我看不清飞机的具体位置 。那参谋想来早就应该明白让飞机从太阳方向进入的用意了。飞机发射的航弹准确的命中巨石上画的靶心。把巨石都炸裂了,爆炸声音震天动地。演习场气象挺好,轰5的水平轰炸却临时取消了,记不清它要从哪里飞来,反正说气象不好 。

基地新闻干事章汉亭在舰上跑前跑后,选择不同的角度,抓拍了大量的演习及新型武器装备实验的镜头,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料,后又汇集成册给父亲送来。其中有一张是我在用望远镜观察演习的照片。章汉亭后来成为著名军旅摄影家,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见报的大量海军题材的照片均出自他手。

演习科目很多 。到登陆兵上岸,海军科目就进行完毕,父亲不再指挥,轻松的观察着战况。而宋军长周边站满了参谋人员,不停的发出一道道命令 。我们登陆舰也早已抢滩。1 9辆坦克冲出登陆舰高速冲击,和步兵汇合后就掩护着步兵向山上进攻 。 整个演习约两个多小时,大获成功。演习结束,宋军长,吴副司令带随员下船了,而父亲则率编队返回东山岛 。

7 .花絮

演习预演时炮弹打飞了,炸死老百姓一头牛和一个老头加他的孙子;训练时一名陆军排长过于勇猛,不等登陆艇停稳,他挙着手枪就率先跳下海了,当场被还在前进的登陆艇张开的大门撞死。演习当天,登陆艇撞坏三十多条。另在回去的路上,父亲看到护卫舰前主炮旁一地弹売,问护卫舰长打了多少炮弹?舰长说准备打40发,实际打了28发。问为什么?舰长说没有(备用)炮管,打坏这个炮管这炮就报废了。炮是苏联进口的。

四十年过去了,记忆已经模糊,只能写这么多了。1996年台海危机时,我曾建议父亲配合形势写1976年的东山岛登陆演习 。但父亲不愿宣扬自己,只好作罢。现在回想甚为可惜。现在写,很多内容写不出来了。

四十年来,我国经济实力空前强大。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我海军不再是当年那么宭迫,连炮管都紧缺。建立强大的海军已不是梦想。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仍然是人。老一辈的精神永不过时,一支军队不能缺了精神,否则武器再好,它也是纸老虎。在东山岛演习40周年来临之际,回顾这场演习,仍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亲康烈功将军百年。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方海

原题:东山岛演习回忆《从当兵到带兵》——父亲康烈功的故事(节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